向植物学习

发布时间:2022-03-31 17:18:37

 

意大利生物学家斯特凡诺.曼库索的《失敬,植物先生》是一本科普书,但可不是一般的科普书。一般的,只能提供知识,这本书却可以启发智慧。这样的科普书少之又少,可以用“惊艳”来形容。

 

可以想象一下,身处千变万化、危机四伏的环境,鸟兽昆虫可以用奔跑、飞翔、爬行来逃离危险,而植物一动也不能动,生存会多么艰难。

 

让我想起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说过,他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:“未来十年,会有什么样的变化?”但很少被问到:“未来十年,什么是不变的?”而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。

 

问第一个问题的人,是动物思维;而问第二个问题的人,是植物思维。

 

 

在十亿到四亿年前演化过程中,为了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,为了对抗温度和土壤的变化,动物选择了移动,而植物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:动物排放二氧化碳,植物吸收二氧化碳;动物消耗,植物生存;动物动,植物静;动物快,植物慢。
 

遇到危险,动物可以逃避,而植物无法逃跑,只能直面问题,解决问题。

 

要解决这个难题,植物必须身上不能有明显的弱点。如果植物有大脑、心脏、肾脏、眼睛、鼻子等,那么天敌攻击任意一个致命弱点,就会损害整个生命体系,所以植物不能有这些器官。
 
植物采取的策略居然和《孙子兵法》不谋而合: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不可胜在己,可胜在敌。

 

当动物通过“动”逃避环境变化,植物却在调整自身,以适应和应对环境变化。植物发展出了一套敏锐的感觉系统,可以精确地感知多种物理、化学参数,比如光、重力、矿物质、湿度、温度、土壤结构和成分、大气压力和成分等。植物不停地调整自身,总会以最佳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
 

虽然植物无大脑、眼睛鼻子,但它仍然能看、听、辨别味道,甚至有记忆能力,只是植物把动物集中在特定器官上的功能分布到了全身,用全身看,全身听,全身呼吸。

 

 

 

 

植物要分散这些功能,就需要有个分散化的结构,与动物的集中化机构截然不同。

 

动物拥有核心器官(比如脑、心脏),而植物将功能分散各处,动物像中心化组织,而植物更像去中心化组织。

 

任何有指挥中枢的组织,本质上都是脆弱的。而“反脆弱”的重要办法,就是去中心化。KK在《失控》中提及的蜂群效应,更贴近植物的分散式、模块化、去中心化结构。

 

植物的结构主要被分为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。模块之间相互协作、功能分散、无指挥中枢。这种结构可以抵御很多毁灭性打击,包括被砍枝、被虫蛀、被移栽、冬天落叶等等,为充分利用阳光,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,植物生长出精密的根系、繁茂的枝叶,不断向上伸展,向下探索,为了生存繁衍,还要学习利用阳光、雨水、风,学会和动物昆虫结盟,不仅和同类植物进行沟通,还要和异类植物共生。互联网结构的构建方式,和植物根系结构的构建方式极为相似。这样的结构,实现了稳定性和灵活性完美结合,其反脆弱性、抗风险性、韧性和适应性,非常值得企业等组织借鉴和学习。

 

 

 

集中化,就会加剧官僚主义。任何一个中心化决策的组织,看似高效,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僵化和终结。未来的组织,一定是像植物那样,扎根土壤,分散组织,让决策权分散到组织各个细胞,让金字塔组织变成网络化组织。

 

Frederic Lalouc的《重塑组织》一书,提出“青色组织”这一革命性的新型管理模式。其运行的前提,是将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,而非机器。这种去中心化、少层级化的青色组织,就更像植物一样,成员之间更倾向于合作、共生。正如在自然界中,分散、没有控制中枢的生物组织,往往更高效,群体决策往往比少数个体决策要更好。

 

我们正处于变革和创新的时代,需要更多人的智慧参与,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。无论是企业还是人,都应该向植物学习。

 

【参考】

1. 《失敬,植物先生》,特凡诺.曼库索,新星出版社,2021年5月。

2.  《重塑组织》,Frederic Lalouc,东方出版社,2017年5月。

公众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