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教练式管理?

发布时间:2023-08-05 15:08:28

(以下文章来源于读者读着 ,作者王瑾秀)

 

 

图片

 

 

什么是教练式管理?

 

所谓“教练式管理模式”,就是让管理者通过科学、完善的教练式管理模式和流程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,提升组织管理效能的管理技术。

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,管理者一直扮演着“咨询顾问”的角色,在员工身边为他们解决工作上的问题,管理者更多的关注点是在“事”上,而不是在“人”上。

教练式管理的最大不同就在于——从对“事”不对“人”,到对“人”不对“事”;从给出答案或命令式指令,到引导思考,让员工自己找出答案,即“授人以渔”。

 

电视剧《亮剑》中的李云龙就是一位深谙“教练技术”的管理者,在他指挥的很多次战役中都运用了“教练式管理”的理念。比如,在一次攻坚战中,他与炮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。

图片

 

李云龙:“看到山坡上(敌人)的帐篷了吗?”

炮手:“嗯,看到了。”

李云龙:“你的炮够得着吗?”

炮手:“团长,距离太远,已经超出射程了呀。”

李云龙:“帐篷里肯定是小鬼子的指挥部。小鬼子够狡猾的,把帐篷设在咱射程之外了。怎么样,想想办法干掉他们的指挥部。”

炮手:“团长,向前推进500米,准行!”

李云龙:“好。我把你送到往前500米的位置,有把握吗?”

炮手:“有把握!”

李云龙:“好!等仗打完了,我赏给你半斤地瓜烧。同志们,向前攻击500米,守住它!为炮兵赢得时间,干掉敌人的指挥部,然后发起总攻!”

 

上述案例中,李云龙虽然是一团之长,但他并没有运用自己的权力向下属施加强迫性、指令性的命令,而是给下属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,然后以“教练”的角色激励和引导下属,并给下属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,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从而让下属自主地完成任务、实现目标。

 

这就是教练式管理。

 

 

 

图片

 

 

如何成为教练式管理者?

 

教练与培训师、顾问最大区别就是:

教练是不会给学员答案的。教练通过巧妙地设计提问与反馈,帮助学员自己寻找管理之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即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

 

图片

 

教练需要在相互信任、轻松愉悦、安全的前提下,引导学员与教练之间产生内在的智慧沟通,从而帮助学员觉醒,找到清晰的思路和很好的解决方法。

最著名的教练模型就是GROW思维模型:

G是Goal(目标)

教练式管理者需要通过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,来引导员工寻找自己真正期望的目标,让员工明确应该做什么,要达到什么程度,什么时候完成,关节结果是什么,如何衡量等。

R是Realistic(现状)

也就是事实。包括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、实现目标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阻碍等。如“现状如何?你准备如何做?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?还需要谁的支持或协同等。”

O是Options(选择方案)

引导员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。如:还有更多(更好)的选择吗?如果是别人来做这件事,他会怎么做?如果按照计划做了,一定会达成预期目标吗?等等。尽可能帮助员工深入地挖掘出发现更多的可能性,以找到最优解。

W是Will(行动的意愿度)

就是进行总结与采取具体行动。教练式管理者应该尽量采取各种激励方法,深入激发员工的热情,促使其行动起来。对员工的行动进行检查和支持,并且给予阶段性的辅导,以帮助员工实现最终目标。

如图

图片

注:GROW模型

 

 

 

管理者从说教、指令、控制的传统管理角色向教练角色转变,需要经历以下六个环节:

 

第一,放下领导的架子,打造一个宽松的教练氛围;

第二,增加面对面沟通,注意观察和倾听,了解管理问题;

第三,设计启发式问题,引发员工思考,表达真诚态度;

第四,一起找出问题,明确目标;

第五,帮助员工一起制定行动计划

第六,建立过程性监督与反馈机制,保证员工执行到位。

如图:

图片

 

 

图片

 

 

教练式技术的要点——沟通

 

教练式管理的核心所在,就是强化与员工的面对面沟通与反馈。沟通不是仅为了汇报工作或布置工作,更重要的是引发深入的思考,助力员工成长,并与员工一起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。

 

1、积极聆听,坦诚相对

 

领导者在与员工的沟通中,往往处于信息的上端,具有信息优势,所以习惯性发号施令、打断员工谈话、过早下结论等。这都会抑制员工的独立思考的积极性。

教练式管理者应该专注于员工的对话,保持耐心,并从中捕捉有效的重要信息,辅以微笑和鼓励的眼神、动作等。

倾听本身就是最大的尊重和信任。

 

2、提出开放性问题

 

  • 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?

  • 元芳,你怎么看?

  •  

第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封闭式的问题,是非对错以结论式回答结束。

第二个问题是开放性问题,发散思维,有多重可能。

典型的开放式提问有:

(1)你现在最想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?

(2)你觉得你真正的问题是什么?

(3)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?

(4)你最想从工作和事业中收获什么?

(5)在生活和工作中是什么在阻碍着你成长?

(6)如果你能克服这些障碍,事情又会怎样发展?

(7)你觉得事情会向哪几个方向发展?有什么样的可能性?

(8)在这几种可能性中你会怎样选择?

(9)我们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?

(10)你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?

(11)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看法?

(12)你希望能做点什么来使自己取得更多的成绩?

……

 

 

 

3、及时鼓励,关键处追问

 

大多数时候,员工无法一次就触及问题的核心,或者立刻找到解决最佳方案,这时候,需要领导者进一步追问,层层深入,引导员工在思维的轨道上步步深入。

如:“你刚才说的两点措施是可行的,除此之外,我注意到你前面提到的员工技能熟练度的问题,又如何解决呢?还有更好地建议吗?”

最经典的“五个为什么”也是一个很好的教练式提问的例子。

图片

 

 

4、主动补台,承担责任

 

教练的启发未必能100%有效,有些员工受到能力、信息量、态度的影响,可能会出现“启发无效”的结果,这时教练式管理者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作为补救,但要注意方式方法,以免伤害员工的自尊。如:“我也想了一下,建议你可以尝试一下*****的方法”,“如果我是你的话,我可能会试试这样做……”

当出现严重后果的时候,作为教练式管理者,应该首先承认自己的责任,而不是拍台子责骂员工。

图片

 

 

结束语

教练式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领导力和领导艺术。技巧和方法是容易学会的,但放下领导的架子,换位思考、同理心、成长型思维、真诚宽容的品格是需要长期修炼的。

 

领导之道就如同《道德经》所云: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悠兮,其贵言。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“我自然”。

 

意思是说:最高明的领导,人们仿佛感觉不到其存在;次一等的,赢得人们的亲近赞誉;再次一等的,使人们畏惧害怕;更次的,遭人们侮慢轻蔑。如果诚信、信誉不足,那么自然也就不相信他了。悠然自得,无须发号施令。大功告成之后,百姓会说“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啊”。

 

与君共勉之。

 

备注:此笔记其他参考书目

《教练式管理》作者马特.萨默斯

《教练式沟通》作者程云鹏、陈爱芬

公众号二维码